媒体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基层社建设

发布时间:2019-04-23 信息来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责任编辑:办公室

  为加快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关于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社和基层社空白地区,发挥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县级社有资本投资平台投资、社有企业或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带动、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改建、结对帮扶援建、开放办社吸纳等多种方式恢复重建。到2020年基本解决基层社“三无”问题。

  对此,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层社的恢复重建、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等,资金的运用应符合基层社的发展方向,建议基层社的建设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提升基层社的服务功能,把基层社建设成为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经营与服务兼具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基层组织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白水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苹果资源,在各乡镇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成立基层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产业发展,基层组织体系也不断完善,经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料图

  在北纬35°,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一带的陕西省东北部的白水县,这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这里苹果栽植面积达55万亩,年均产量60万吨左右,正以高产量的优势抢占着全国苹果市场的份额。

  处于“名牌”地位的白水苹果被誉为渭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白水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各乡镇以发展“生产、供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为初衷,成立基层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有机苹果生产资料配送服务体系,安全溯源系统及四季香农资电子商务系统,组建苹果绿色防控专业机防队,创建了苹果产业扶贫双赢的新模式。可以说,基层社用非常规的发展速度生动诠释了供销合作社服务规模化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魅力。

  这只是供销合作社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

  5年前,不少地方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处于“人散、网破、线断”的境地;5年后,在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下,部分地方供销合作社不仅改造升级了经营网点,而且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当地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如今,全系统基层社组织数量和覆盖面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基层社总数达到3.2万家,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42.2万家,较2012年增加14.7万家,行政村覆盖率由40%提高到75%;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万家,较2012年增加12万家。基层经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经营规模和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县及县以下销售和利润在全系统的占比分别达75%和66%,成为支撑系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变了供销合作社多年以来越往上越强、越往下越弱的局面。

  一个及时的重要决策

  --立“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为基层社恢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支点

  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回首基层组织变迁的最初,时间的指针将拨回到2013年。为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供销合作社基础,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3年设立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从总社社有企业上缴收益中安排,主要用于支持基层社加强组织体系、服务阵地和经营网络建设等方面。

  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遵循上下联动、支持基层,有借有还、滚动发展,管用分开、实体运作的原则,从而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

  为了保障专项资金的有效运行,总社专门成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由总社合作指导部牵头,财会部、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审计局、中国供销集团(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组成。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负责资金的筹集拨付、制定项目申报指南及项目审核和监督检查。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设立专项资金账户,遵照国家有关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承担资金运营、回收及风险管控等工作。

  在2013年总社印发的《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层社创办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以及对现有经营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单笔借款总额一般不超过50万元,借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不收取利息。这为基层组织恢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支点。

  一次卓有成效的惠民实践

  ---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重点配合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已经执行2批的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了22个省96个项目。项目建设涉及一二三产多个领域环节,不仅有传统的农资、日用品等经营服务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也有土地托管、种植养殖、苗圃基地等生产项目的改扩建,还有农贸市场、特色农产品制造、物流集配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加工流通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和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呈现出基层社经营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人向基层走,钱往基层流”的良好态势。

  按照项目实施期三年周期,第一批专项资金扶持的58个项目于2018年陆续到期。据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专项资金管理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90%的项目已经完工并且投入使用。通过专项资金的引导撬动,有27个省级社成立了自己的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批获批的58个专项资金共撬动各方资金1.6亿元,共建成13万平方米的设施,领办创办了30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501个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吸纳了3488人就业,托管土地6.9万亩,带动2.7万户农民增收8000万元,实现营业额4.9亿元,利润1550万元,平均每个基层社盈利33万元。

  基层社的恢复重建与发展,重塑了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完善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组织体系,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

  一项决策背后的深刻内涵

  ---夯实基层基础是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当前深化综合改革的紧迫任务

  专项资金的设立加速了基层社的恢复重建,提升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如果将目光延伸,会发现专项资金之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集中于两个方面,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国小农”仍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提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解决关键问题,重点关注小农户这一群体,要集中解决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起来不经济、办起来很麻烦的事,帮农民降低成本,把产品卖出好价钱,也要重点关注产前、产后这两头相对薄弱的环节。

  这恰恰又是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所在。为加快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总社在《关于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供销合字〔2016〕27号)中明确指出要“对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社和基层社空白地区,发挥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县级社有资本投资平台投资、社有企业或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带动、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改建、结对帮扶援建、开放办社吸纳等多种方式恢复重建。暂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要采取社有企业自建、与社会资本联建、吸纳社会主体加盟等形式,积极推进各类经营服务网点建设。到2020年基本解决基层社‘三无’问题”。

  对此,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层社的恢复重建、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等,资金的运用应符合基层社的发展方向,建议基层社的建设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提升基层社的服务功能,把基层社建设成为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经营与服务兼具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基层组织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下一步,专项资金在使用上将鼓励创新、扶持标杆,支持村级基层社发展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基层社标杆社项目,引导各级社有企业与基层社上下联合、融合发展,真正为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