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服务 > 市场信息 > 农业生产资料

农资保供稳价从“东北经验”说起

发布时间:2021-05-11 信息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 责任编辑:办公室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粮食的“粮食”,农资产品的保供稳价也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近日,跟随国内春耕的脚步,中国农资传媒2021年春耕农资保供稳价调研组走进了东北三省,对当地重点农资和农业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

  东北地域辽阔、黑土肥沃,农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粮食产量和品质名列前茅,素有“中华粮仓”的美誉。东北地区的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每年春耕所需的化肥数量巨大且相关资源主要依靠外运,因此农资保供稳价的压力非常大。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虽然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业种植积极性有所助益,但地租、人工、农资等生产投入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又在很大程度上稀释了粮价上涨的增收红利。与此同时,原料、运输、人工等成本的持续抬升和国际市场的拉涨,也导致国内主要肥种出现了阶段性暴涨,其中尿素的最高涨幅超过400元/吨、二铵的最高涨幅超过600元/吨。在此背景下,上游毁单、价格倒挂等问题频出,不仅给承担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企业带来市场风险,更对春耕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带来了挑战。

  在粮食生产党政同责的压力下,东北地区的春耕农资保供和化肥价格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了平抑价格,稳定市场,黑龙江省率先出台国储肥限价销售政策,为承储企业划定了不能逾越的价格“天花板”。通过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国储企业的利益牺牲,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民种植成本的影响,让农民卖粮增收的钱“落袋为安”。

  对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承储企业来说,如何在企业经营效益和保供稳价责任之间作出平衡,的确是一道考验智慧的难题。尤其是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时期,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把控力和扎实的渠道基本功,企业很容易遭遇经营风险。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东北地区许多没有资金、网络和服务实力的传统经销商,在今年春节前后剧烈的价格波动中无力规避风险,只能眼睁睁地被市场的大浪掀翻在地。事实证明,仅仅依靠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既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更无力承担农资保供稳价的重任。

  在此次调研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企业的为农服务能力越强,就越能抵御风险、越能扛起保供稳价的责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一批土生土长的东北农资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在发展理念和模式上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例如,有些企业通过研发推广新型肥料、开办农技培训学院、打造智能化高标准农业示范田和农业服务联合体等方式,探索具有黑土地保护意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有些企业在疫情下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用科技为网络赋能,同时推动渠道扁平化,帮助农民实现节本增效;有些企业立足用户思维,通过构建“供、种、管、收、储、销”全程专业化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终端在前端资源获取和后端价值分配中的话语权。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种发展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深刻改变,主要体现在上中下游涉农企业的协同发展与相关资源的深度整合,一大批生产、经营、服务联合体迅速崛起,使农业综合生产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成为可能;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则突出表现为新旧农资产品、技术的加速迭代,以及传统渠道层级的进一步压缩,有助于推动减肥增效,帮助农民降本增收;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带来的品牌复利效益正逐步显现,部分农资企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板块开始扭亏为盈且显现巨大的增长潜力。

  不难看出,在农资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与优胜劣汰的当下,努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实现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减风险,既是农资企业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资保供稳价的三个“支点”。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