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行动计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综合改革行动计划

汕尾市供销社深化供销综合改革 推动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0 信息来源: 汕尾市供销社 责任编辑:办公室

  汕尾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工作要求,按照“1+2+6”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密切联结农民的组织体系和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供销基层组织体系,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一是深入实施联农扩面五项工程。做实做优镇村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助农服务平台(中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基层联农组织,拓展基层组织布点在乡村的覆盖面,以合作经济组织方式,逐步建立与农民常态化长效化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镇级供销社48家,村级供销社67家,县域助农服务平台4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45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打造产业化联合体52家。二是布局建设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争取省专项资金800万元,按照市、县、镇三级供销共建模式,在海丰赤坑、陆丰南塘和陆河河口分别建设集农资农技、冷链物流、仓储加工、农村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着重连接供销社重点项目和基层服务组织,全力打通供销社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赤坑、南塘农综站在推进建设中,河口站已部分试运营,累计向各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合作方收购各类生鲜农产品120多种,实现供货农贸市场、饭店、超市等客户50家,营业总额累计30万元。三是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牵头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在全省创新组建市、县、镇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设立市农合联服务发展中心,完成市、县两级农合联和13个农业重点镇的镇级农合联组建工作,推动汕尾特色优质农产品延伸农合联服务领域,成立1家市农合联丝苗米产业分会,吸纳会员1226个,涉及农业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农村合作金融等各领域。有效整合发挥“生产、供销、信用”资源优势,形成新型农村合作经营联农带农新模式,承包地经营权累计流转90.8820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5家、农民合作社2002家,推动构建农资农技、冷链物流、丝苗米全产业链服务、放心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农村合作金融等五大服务网络,为汕尾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优惠利率获得授信额度共85亿元,通过“粤供易贷”“粤兴贷”“农业龙头贷”等金融产品共发放涉农贷款超2亿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784人次。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全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建设,联合县、镇两级供销基层组织,全力打造农资农技、冷链物流和产销对接等服务网络,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充分带动产业园内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加快推动汕尾市丝苗米种植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构建集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冷链物流、数字农业、金融服务、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全链条粮食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一是推动丝苗米产业园建设,构建丝苗米全产业链条服务体系。依托丝苗米产业园,大力实施“全程托管+订单收购”模式,按照统一品种、种植、标准、烘干、收购、结算的全产业链“六统一”管理服务,建设汕尾丝苗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发展“香雪丝苗”“香汕油粘1号”“ 嘉汕丝苗1号”和“海银糯”等丝苗米品种4个,成功推动“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汕尾丝苗米”被收录为百度百科词条。产业园主园区占地面积121亩,总投资63997万元,规划重点项目28个,发挥省供销集团牵头引领作用,联结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共10家实施主体,建设日烘干量24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3万吨数字化粮库、5万吨大米加工厂、中央厨房及配送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和米粉加工厂。搭建起广东丝苗米产业综合平台,形成收储烘干、精深加工、社会化服务、产业金融、科技研发、展示展销、示范培训、创业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推动丝苗米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丝苗米产业园年水稻播种面积达86万亩以上,年产量达32.14万吨,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56亿元,二产产值9.87亿元,三产产值6.07亿元。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30万亩次,每亩种植降本170元左右,全年收购稻谷达3万吨,累计储粮1.6万多吨,每斤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0.05元,可推动每亩总体增收达220元。二是推动县域冷链物流项目,构建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网络。省供销社在汕尾市布点5个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7.19亿元,总库容达8万吨,有力补齐汕尾市农业和渔业冷藏保鲜基础设施短板。城区、陆丰和海丰冷链物流项目运营公司作为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将促进产业园与冷链物流网络联动,拓展联农带农服务领域。目前,华侨管理区项目已正式运营,城区马宫和海丰冷链项目已完成建设,运营团队已进驻城区和海丰冷链,计划于12月26日进行全省组网运营。陆丰和陆河冷链项目已竣工待验收。三是完善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构建供销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融入全省直供配送体系建设。围绕标准化生产面积、科学化生产技术和全程化质量管理等培育标准,累计培育发展51家“供销农场”和26家“全产业链生产示范基地”,有力补齐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短板,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目前,直供配送平台已累计为25家单位31个食堂配送放心食材,以集采集配和全程标准化可溯源的质量管理,将田头的优质农产品配送到学校、医院、机关、武警、社区等,全力构建供销社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四是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项目,服务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省供销社在汕尾新港临港片区布局建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中心项目,项目拟打造12万吨现代化高标准港口粮食物流中心,60万吨现代粮食深加工和粮食仓储物流交易区。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储粮等项目形成产业矩阵,助推汕尾现代粮食深加工产业链式发展,补齐我市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和规模性饲料供应短板,服务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目前,省供销社天润集团公司与汕尾市供销社按照90%和10%的股比注册成立了广东供销天润汕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进行项目用地摘牌。

  三、发挥“数字供销”总部效应,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抓住汕尾深入实施“四数联动”示范工程和省供销社建设“数字供销”平台的重大机遇,全面对接省供销社“数字供销”工作专班,推动“数字供销”运营公司总部落户汕尾,并注册成立了“数字供销”运营公司总部广东供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科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供销 D 站、供销市集和供销管理系统,形成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数字供销”平台已在汕尾地区完成农服订单1505个,服务亩数258656.13亩次,服务亩数占全省30%。加快推进在汕尾建设“供销D站”30个,录入优质农产品23个。

  四、借力省级优质资源,加大力度培育供销规上企业

  汕尾市供销社积极融入全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建设,通过省、市、县供销社共建企业的方式,依托省供销社天禾农资和天润粮油等直属企业布局全省的市场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优质资源、领先技术和专业团队的支持,全力打造区域性农资农技和产销对接两大“服务网络”,不断做大做强汕尾供销社社有企业。同时,依托丝苗米产业园聚集优势,供销社企业以夯实“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服务基础为重点,持续完善产业对接联结机制,不断加强供销社在农资供应、农业种植和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配送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切实发挥供销社企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作用。截至今年11月份,市供销社已将天禾农资汕尾配送公司、汕尾新供销天润粮油公司、汕尾供销中禾农服公司培育发展成为规上企业,其中2023年新增2家,占全市新增入库企业4.08%;截至今年11月底,天禾农资汕尾公司营收达1.3亿元,汕尾天润公司营收达1.2亿元。

  五、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围绕汕尾丝苗米耕、种、管、收和加工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采取“供销社+企业+村集体+中小农户”共同领办模式,推动省供销天禾公司下属企业海丰嘉丰公司牵头在海丰可塘、联安、赤坑、梅陇以及陆丰南塘建设具有供销特色的镇级社会化服务站,辐射对接42个村。推动服务站以股份合作、折股量化等方式成立供销农服合作社,投入190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服务站建设和农机设备购置,以折股量化股权“10%保底分红+3%资产性收益”方式,10年内每年按资产原值的10%比例固定分红给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外加3%的资产性收益率,合作社的利润大于固定保底分红后,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可塘镇服务站已完成主体工程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准备安装稻谷烘干设备;联安服务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屋面及墙面檩条施工完成90%,正准备场地硬底化;梅陇、赤坑和南塘站的建设正进行土地租赁等工作。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