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特别是提出要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特色水果产业。全市柑橘、脆李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300万果农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均增收近2500元。水果产业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是重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靓丽名片。
着力拓空间优布局,提升优势产业集中度。引导水果产业“不与粮争地、不与生态发展争空间”,进行“上下进退入”空间布局。“上”即上山上坡,“下”即粮下、林下间套作,“进”即进驻“四荒资源”、废旧房屋、闲置地,“入”即入设施、退耕还林区,“退”即适时退出“两区”划定区域和基本农田、退出低效产区。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累计发展柑橘、脆李等特色水果760多万亩,年产量达640多万吨。
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延长优质鲜果供应期。选育良种,坚持种业创新,引进选育沃柑、金秋砂糖橘等突破性柑橘新品种30余个,自主选育巫山脆李、金翠李等青脆李品种10个,填补了晚熟、早熟品种空白。加强全国首个柑橘非疫区建管,建成北碚、江津2个国家柑橘区域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调整熟期,柑橘实现了“三季有优质鲜果、八个月能加工”;脆李熟期延长为6—9月底,有效保障了市场不同时段的果品需求。
着力强技术严标准,提高果品绿色优质率。组建团队,先后攻克晚熟柑橘枯水落果、脆李落果裂果等5项技术瓶颈。建成生态果园10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柑橘、脆李产品706个,示范园肥药减施50%以上。建立柑橘、脆李全产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实施地方标准10项。
着力促销售延链条,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成立市场主体,已建成国家级柑橘交易市场和“奉节脐橙”电子交易中心,组建重庆三峡柑橘集团,打造“三峡柑橘”品牌。采取目标市场推介、线上销售推进、外贸出口推动等方式,有效解决了疫情造成的应季柑橘滞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