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服务 > 市场信息 > 再生资源

别让地膜变“地魔”

——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赵海康

发布时间:2022-09-13 信息来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责任编辑:办公室

  农用地膜的推广应用为首都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地膜使用不当,回收不及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科学使用地膜、及时回收残膜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9月份正值京郊秋冬茬草莓、番茄、辣椒、黄瓜、生菜等作物定植期,也是地膜大量广泛使用的时机。对此,就地膜使用、残膜回收等技术问题,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赵海康。

  问:如何科学使用地膜?

  答:首先,正确选用地膜。地膜应选用符合《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62/T 2443-2019)标准要求,在秋季覆膜上推荐厚度为0.014mm、耐候期不小于360d的地膜,便于人工或机械回收。禁止使用脱标(厚度小于0.01mm)聚乙烯地膜。根据作物和茬口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功能的地膜。

  其次,鼓励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鼓励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推动源头减量。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农用地膜的有效使用寿命需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周期。推荐使用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标准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其中,露地种植,推荐厚度为0.01mm;保护地种植,根据作物周期长短,推荐厚度为0.008mm-0.012mm。

  最后,做好运输、贮藏和覆膜。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不可抛掷。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或雨淋,不得与沙土、碎金属、煤炭及玻璃等混合装运,不得与有毒及腐蚀性或易燃物混装。地膜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的库房内,堆放整齐,严禁曝晒。使用地膜前需进行精细整地,残留在土壤中的秸秆等坚硬物体容易刺穿地膜而影响效果。覆膜时不应过分拉扯地膜,以防止造成机械损伤影响后期回收,覆膜要求膜面平整、松紧适度,同时应覆土压实,防止大风吹扬。

  问:怎样合理回收残膜?

  答:一是注意回收时间及方法。在当季作物生育后期、休耕期及翌年播种前适时进行回收。根据作物类型、区域特点、种植方式和生产规模采用人工捡拾、机械回收及人工捡拾+机械回收的技术方法。

  二是合理的残膜捡拾方式。鼓励采用适时揭膜技术,并宜在土壤温润时进行揭膜。揭膜前应对地膜覆盖面的秸秆、残茬进行适当清除,确保捡拾时地膜可以顺利揭起、回收。在地膜覆盖面积较少的区域,建议采用人工捡拾的方式;在土地平整或覆膜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议采用机械捡拾方式。在机械捡拾后应由人工对农田中遗留的地膜和田边地头进行补充捡拾。

  三是做好残膜收集。收膜过程中注意除去表面杂质(石子、根茬、泥土等),以便后期加工再利用。不得在农田或其他农业用地随意弃置、掩埋和焚烧。田间暂存时应采取防吹散措施,收集装车过程中应避免收集的残膜遗撒。地膜当季整体回收率应达90%以上。

  四是注意地膜运输、贮存。切勿长期将回收地膜堆放在田间地头,应集中转运,运输过程中不得与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质混合运输,运输过程中建议打包完整或采用封闭的运输工具,防止遗撒。贮存场所应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并设有防火、防风、防雨、防晒、防扬散、防渗漏等措施,避免露天堆放。地膜应经捆扎、打包后堆放,防止再次污染周边环境。存放地膜的上面不宜堆放其他东西,以免重压导致农膜相互粘连。

  问:地膜如何处置再利用?

  答:首先在技术上要做到高效再利用。农田残膜处置再利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的要求执行,采取节水、节能、高效、环保的方法和设备。回收后的残膜可以用来生产大棚骨架、井盖、下水管道、滴灌带、塑料凳等产品。

  其次,做好残膜高效利用。可以加工成塑料颗粒,通过除杂、清洗、干燥、粉碎、挤压成型、切割造粒等流程用来生产其他塑料制品,或通过专用设备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发电、供热等。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