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即将在广州启动。作为经济大省,广东不仅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求贤若渴,对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也倍加珍惜,各地各部门纷纷推出人才政策“大礼包”,向国内外各类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近日,省人社厅、财政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2025年版《目录》),为在广东求职就业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资金补贴支持,更好地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就业增收。对于纳入2025年版《目录》中的职业(工种),劳动者自学或者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经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考核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工种)培训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按2025年版《目录》标准领取补贴;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30%,具体由各市确定。
范围扩大
14项数字职业(工种)纳入补贴
此次发布的2025年版《目录》,是为了进一步适应我省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需求、在广泛征集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地市意见建议并开展专家评估的基础上,对此前2023年版《目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主要有三方面变化。
一是扩充了职业(工种)覆盖范围。与2023年版相比,2025年版《目录》职业技能等级补贴(指导)标准覆盖的职业范围从426个增加到510个,增加了84个。
二是新增数字技术工程师补贴(指导)标准。积极适应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将14项数字职业(工种)纳入补贴范围,重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开展培训,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三是实施差异化补贴标准。综合培训成本、市场紧缺程度、所属行业领域等因素,将职业(工种)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分档的差异化补贴。其中,对于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制造类职业(工种),适当上调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补贴指导标准,服务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标准提高
覆盖573个职业最高补贴3600元
2025年版《目录》覆盖生产制造、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农林牧渔等主要行业,包括573个职业(工种)和专项能力,具有广东户籍或在广东就业的劳动者自学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应证书的,均能按照2025年版《目录》标准申领相关补贴。
2025年版《目录》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补贴(指导)标准。纳入510个职业,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差异化补贴标准。其中:A类238个职业,主要为生产制造类职业,补贴标准在1000-3600元之间;B类232个职业,主要为生产服务类、现代服务业及重大工程涉及的服务类职业,补贴标准在1000-3000元之间;C类40个职业,主要为生活性服务类职业,补贴标准在800-3000元之间。二是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补贴(指导)标准。纳入49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根据不同项目培训成本、市场需求等情况,补贴标准在600元-1200元之间。三是数字技术工程师补贴(指导)标准。纳入14个职业,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按2400、3000、3600元标准进行补贴。